当前位置:首页 > 人员 > 院领导 > 何德旭 > 学术活动 > 文章详情

何德旭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发表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取得新突破。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2023年如何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国家建设?《金融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院长何德旭。
    已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
  何德旭: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国际上,世界经济复苏受阻、增长预期下挫,全球通胀形势严峻。俄乌冲突呈升级态势,世界格局持续演变,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继续分化。美联储大幅度收紧货币政策,美元汇率走强,多数非美货币大幅贬值,国际经济金融风险加剧。在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仍然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经济内生增长的动能仍然不足,经济恢复势头还不够稳定、不够强劲,经济运行仍显著低于潜在增速水平。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环境,2022年,我国金融运行总体稳健,积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融资总量合理充裕;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这些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当前仍然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
  何德旭:2023年,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仍然十分严峻,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其一,金融助力“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一方面,全球经济下行带来外需减弱,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受到抑制。另一方面,疫情反复依然会对居民消费需求形成冲击,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冲击大的行业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受此影响,民间投资振兴尚需时日。再一方面,受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外资流出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压力加大,我国国际收支平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多。
  其二,金融助力“稳预期”任务较重。当前形势下,企业存款定期化倾向以及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都反映出微观主体防御性储蓄动机增强、预期转弱明显。
  其三,金融体系自身还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挑战。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多,金融风险诱因和形态比过去更加复杂。
  解决融资约束是关键
  何德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说到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实体经济长期面临的融资约束难题。因而,融资约束的缓解是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2023年,要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有必要强调几点:第一,要调动所有的金融元素,包括整个金融业、所有金融机构、全部金融市场要全面动员起来,共同发力,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的融资需求。第二,要充分发挥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第三,要增强金融的“服务性”,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应该关注和突出的重点已明确
  何德旭: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这也就是在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一是要加快推进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设。二是金融要支持绿色发展。三是要发展普惠金融,进一步强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四是要强化制造业金融支持。
 
 
本文转自中国金融新闻网官方账号
2023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