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重要会议 > 重大成果发布会 > 文章详情

《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2018):纽约·旧金山·东京·粤港澳》在财经院发布

发表于

  

 

  2019年1月21日,由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重大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会议发布了由与孙中山研究院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2018):纽约·旧金山·东京·粤港澳》(以下简称《报告》)。院长、研究员何德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助理王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处处长杜继东出席并分别致辞。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副主任、《报告》主编刘彦平,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海洋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报告》副主编王方方,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报告》副主编李超发布报告。国务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范恒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群慧,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南大安高文化科技研究院院长周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赵峥,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黄江松教授分别发言。发布会由副院长、研究员夏杰长主持。 

  

  院长、研究员何德旭致辞 社科网记者吴文康 摄 

 

  《报告》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国内首部系统性讨论四大湾区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与参考价值。《报告》在湾区影响力指数(BAII)和湾区主要城市影响力(BACII)的测评基础上,从经济、文化、创新、旅游、宜居及形象6个维度对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了深入对比和解析。 

 

  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副主任、《报告》主编刘彦平 社科网记者吴文康 摄 

 

  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影响力第三、经济影响力居首 

  《报告》测评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影响力指数排名第三,排在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之后,但高于东京湾区。在湾区影响力指数的5个二级指标中,经济影响力位列四大湾区之首;创新影响力和形象影响力排名第2,文旅影响力排名第3。总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表现不俗,令人鼓舞。一方面体现了湾区发展基础和建设方面的傲人成绩,更主要的是得益于湾区旺盛的增长和创新活力以及作为大国战略甫一推出所引发的聚光灯效应。同时湾区影响力也存在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问题。 

  《报告》认为,在提升经济影响力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应注重发挥制度优势,释放增长潜力;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互通互利;发挥市场优势,扩增发展潜能。在创新影响力方面应注重优化创新环境,以形成联动效应,加强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在文旅影响力方面重点发挥湾区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重视文化创新生态,推动湾区旅游产业差异化发展,提升湾区各城市联通与协同水平,统一湾区旅游品牌联合营销与推广。目前宜居影响力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短板,这一指标的发展关系到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应健全完善湾区宜居规划,进一步完善湾区公共服务设施,注重湾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湾区整体文化内涵。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应以全球视野大力提升湾区对外开放总体层次,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共建湾区协调发展机制,以战略眼光加快促进湾区高端要素集聚水平,以前瞻性思维长远谋划湾区现代产业体系,以宜居宜业为目标共同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更好的为实现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战略目标服务。

 

 

  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海洋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报告》副主编王方方 社科网记者吴文康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报告》副主编李超 社科网记者吴文康 摄 

 

  港、深、广、澳城市影响力凸显 

  《报告》湾区主要城市影响力指数结果指出,14个城市排名依次为:纽约、东京、香港、旧金山、深圳、圣何塞、广州、纽瓦克、横滨、奥克兰、纽黑文、澳门、川崎及布里奇波特。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四个中心城市表现可圈可点,香港和深圳成功挤入湾区主要城市前5名。同时,粤港澳大湾区4个主要城市的城市影响力指数均值为0.444,位列四大湾区主要城市均值的首位,表明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在湾区中形成了较强的中心城市影响力效应。 

    城市与湾区息息相关 

  《报告》还针对湾区影响力和湾区主要城市影响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报告》指出,旧金山湾区整体影响力夺冠,得益于良好的区域治理及区域形象打造。旧金山湾区整体影响力指数排名第一,其核心城市旧金山的城市影响力却排在四个核心城市之末,使得旧金山湾区整体影响力成为四大湾区中唯一超过核心城市影响力的湾区。同时,旧金山的城市影响力得分与湾区内主要城市影响力均值的差距在四大湾区中也是最小的。这表明,旧金山湾区强大的整体影响力非来自核心城市的强势带动,而是主要得益于区域整合优势,以及湾区内城市间协同治理的绩效。 

  《报告》指出,纽约城市影响力一枝独秀,但对湾区影响力的贡献和带动不明显。纽约的城市影响力指数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湾区核心城市,也远远高于纽约湾区整体影响力和湾区主要城市影响力的均值,同时,湾区整体影响力也超过主要城市影响力均值。可以看出,纽约作为湾区核心城市,对于湾区整体影响力的带动与贡献较为有限。此外,除纽约外的湾区内其余主要城市的影响力较弱,湾区协同打造区域影响力的努力和成效还不够。 

  《报告》指出,东京湾区整体影响力滞后于湾区内城市发展,打造湾区一体化影响力格局任重道远。东京湾区整体影响力排名垫底,也是四大湾区中唯一一个整体影响力指数得分低于湾区内主要城市影响力指数均值的湾区。这表明,尽管拥有竞争力极强的核心城市(东京的城市影响力指数高居湾区城市之第2),但湾区内其他主要城市的影响力发展不足,更重要的是东京湾区内各地区、各城市间的协同努力不足。指数数据表明,东京湾区影响力指数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受其形象影响力各指标的拖累,表明东京湾区的区域整合意识,特别是区域形象、城市形象的整合与国际传播,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多中心优势凸显,湾区整体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区域内城市影响力最为突出的是香港(湾区城市影响力指数得分0.595,排名第3),此外深圳的城市影响力指数(得分0.466,排名湾区城市第5)与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影响力得分基本持平,并超过主要城市影响力均值。表明香港和深圳在湾区整体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此外,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影响力均值在四大湾区中处于最高水平,也一定程度上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多中心湾区的城市支撑优势。此外,与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影响力指数均值与湾区影响力指数得分相比分差较小,表明湾区整体影响力优势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整合的逐步推进,湾区经济社会联系度的不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势必将有更好的发展。